【“三抓三促”行动进行时】武山县多举措推动文旅融合发展

来源:新天水 发布时间:2023-04-15

新天水讯【记者何慧娟 通讯员康万赟】4月13日,记者从武山县采访获悉,近年来武山县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、全域规划、全景打造、全业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子。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239.55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亿元。2023年第一季度,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04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达4亿元。

为科学绘制旅游发展蓝图,武山县委、县政府制定出台了《武山县关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等一系列文件,科学编制了《武山县文化旅游产业“十四五”发展专项规划》《武山县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总体规划》等规划方案,谋划提出了“11711”全域旅游发展思路,成立了武山县创建全域旅游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和武山县水帘洞5A级景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,加快构建“一线六圈”“三堡九湾”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。

同时,武山县积极推动景点旅游向全景旅游转变,精心打造了以水帘洞、木梯寺、禅殿寺为主的石窟文化旅游线路,培育形成了以温泉汤浴养生、油菜花海观光、乡村民宿休憩、果蔬采摘体验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线路,匠心开发了以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馆、费家山毛泽东宿营地旧址、武山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为主的红色旅游线路。

探索旅游产业融合方面,武山县在“旅游+文化”上,深入开展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动,“十有武山·祈福圣地”已成为武山旅游的金字招牌。在“旅游+农业”上,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,积极扶持龙台、滩歌、四门等南部乡镇种植油菜花和万寿菊等观光类农业,南部高山梯田油菜花海已成为武山乡村旅游精品线路。在“旅游+养生”上,建成了裴慎先生纪念馆、等,谋划建设温泉中医药康养中心,加快发展汤浴康体、疗养康复、中药理疗等康养产业。

此外,武山县还在鲁班山景区规划了丁香园、月季园、牡丹园等景观花海,栽植绿化苗木10万多株,治理木梯寺荒山500多亩,景区观光农业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。同时,还主动融入丝绸之路游等主题品牌线路,积极开展精准化、全景式、体验式营销活动,中央电视台《江河万里行》《探索发现》栏目对水帘洞景区进行了专题拍摄,人民网等媒体对武山旅游产业进行了全面宣传,有力提升了武山旅游知名度。